6月4日下午,德智讲堂第九讲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湖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湖南省廉政研究基地、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袁柏顺教授应邀作了“十八大后的反腐倡廉建设”专题讲座。在家的校领导和全校副科以上干部、学生党员代表共400余人听取讲座。讲座由学校党委书记赵运林教授主持。
袁柏顺指出,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出重拳反腐,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批腐败官员被严肃处理,提振了民众对反腐工作的信心,反腐工作出现新气象。他认为,此次反腐行动势头正劲,中国特色反腐倡廉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政治决心和意志将成为反腐成败的关键,反腐制度化、法治化刻不容缓。
袁柏顺认为,成功的反腐败工作离不开公众参与和政府行动的合力。单凭公众的广泛参与具有局限性,公众仍无法代替相关机构进行执纪执法。一个具有高度回应性与效能的政府及其执纪执法机关仍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应使二者良性互动,形成合力。
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会诱使人们仿效,进而变本加厉,终至不可收拾。当前,治理“破窗”要从及时修补“破窗”开始。“八项规定”从作风抓起,如同修补破窗一样,如果持续抓下去,抓出成效,使制度从纸面的规定到党政干部的行为习惯,相信会对整个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效力发挥起到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促进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对于提升法律和制度的可执行性、执行的持久性,实现“良法之治”、“良制之治”也至关重要。
讲座持续近两个小时,受到现场师生的欢迎和肯定。
